金港优配
/ Culture
战争年代盐业生产的回顾
时间:
2021-11-22
浏览次数:

薛立人  任利戈

 

淮北盐场,历史悠久,是我国北方ꦉ四大海盐产区之一,在战争年代,素有“华中金库”之美称,是华中抗日民主根据地财源的一大支柱。

(一)

为加强盐场领导,尽快恢复生产,上级十分重视盐场组织机构的建设,𝕴不断根据斗争形势变化,适时调整机构,实施强有力的指挥。

早在1945年秋,中共中央华中局开始对胜利后的盐场接管和生产恢复工作进行了周密的安排,并决定抽调得𒁏力干部筹建两淮盐务管理机构。

1945年12月,驻场总办事处主任冯二郎同志,亲自召集陈家港地区原公司掌管、帮廪有关生产人员座谈会,宣布我党接管和恢复生产的方针政策,阐明我党以恢复生产为重的政策,对广大灶民负责,对私人盐田,先接管,先生产,后审查。凡属敌伪财产均予以没收;༺凡属民族资本一律受到保护。号召大家动员外出的灶民回来,重建家园。

1946年2月,淮北盐务局🌳成立,局设生产科,科内设场产股、粮食股、工具股,负责灌河两岸盐场的全部场产工作。包括盐田工程修复、灶民住房修建、灶民吃粮调运、生产工具的采购制造及在滩劳动力的调配组织等。

为适应国共两党和各民主党派组成联合政府,进入民主、和平建设新中国的可能性,相应地调整了盐场机构,将盐场的盐务行政和生产运销工作分开,原淮北盐务局所管辖的生产经营职能全部划出,另组建苏北🃏盐垦公司和中正圩务总所,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公司下设3个制盐场,公司、圩务总所内设有圩务处,场内设有圩务股,场下设立😼若干圩务所。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置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于不顾,大举向我中原解放区进攻,继而背信弃义,悍然撕毁“双十协定”,全面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苏北我军🅠主力转移北撤以后,盐场邻近的县城相继为敌占领,盘踞在板浦、海州、连云港一带的国民党地方武装,也向我盐场步步紧逼,埒子河以北为敌人占领,灌河以西即成游击拉锯形势,从此淮盐生产进入了炮火声中。

这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内,包括财政部长俞鸿钧在内一批上层人士,利用军调处三人小组中的美方人员,利用垣商中的政客绅士,上下勾结,四处游说,收集情报,诬蔑我方不恢复生产。美蒋反动派到处玩弄花招,制造谎言,妄图篡夺抗战胜利果ꦆ实,也曾妄图把已被我解放和接收的淮北盐场重新夺回。这个阴谋,被我盐场军民,依据党中🍨央、毛主席关于保卫人民胜利果实,“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指示精神所粉碎了。

为适应对敌武装斗争的需要,盐场工作中心、机构设置全部转入战时状态。首先成立了盐特区,党内成立特区委员会,对盐场党、政、军、盐务行政和盐业生产运销工作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其次,加强了武装建设,组建盐警团;再次,将盐场地方政权,划归淮北盐๊务管理局统一领导。局下设陈港、堆沟两个行政区,以后又将灌东制盐场改为灌东区。区内设统管生产经营的场产股、供应股、财会股。将下属所有圩务所一律💮改为乡公所,乡长也是工长,主要精力抓生产。

(二)

我们开始进驻盐场๊,是同部队住在陈家港街上,圩下、草地,时有被敌刘九功部出入骚扰。灌东盐场境内的灶民,有很多人为了求生四处流散,有去农村投亲靠友,有到东小滩(现新滩盐场)就业,有到连云港码头挑煤,也有流浪乞讨,多数聚集在陈港小码头一带。

当时社会各界和灶民群众,对我们这次解放能否留守扎根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国民党、旧公司迟早还是要回来的;对我们能否有足够的物力、财力投入缺乏信心;特别是对1943年春第一次解放陈家港,只住了8天,后主动撤出,将缴获的粮食、存盐和物资分发给群众,并炸毁了扬水站,烧毁了木制码头有很大误解,认为这次也主要是抢运存盐,盐运清就走,不会恢复生产的。针对ꦐ群众的疑虑,我们反复宣传党的性质、宗旨,并着重从我党领导下的东小滩,盐业大发展,灶民生活大改善为镜子,有力地🍎消除了大家消极情绪,群情振奋。

(三)

当时的生产方针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部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发动组织群众,齐心协力,群策群力,战胜困难。第一大难题,灶民下滩没房住,我们及时调运一批毛竹和山松棍,灶民自己动手搭棚子;第二大难题,没有原料水,灶民自发地挖土腰埝子、筑圩堆,准备纳潮积水。4月中旬(农历三月半汛)突然来了一次遍滩潮,潮位高,浓度高,到处拿得满满的,灶民们高兴地说:“过去,三月三,潮水不下滩,如今,三月三,潮水满盐滩,真是共产党得天时了,今年生产有希望。”第三个大难题,没有滩用工具,发动工人到处收回流失的盐用工具,组织陈家港街上木工抢制大锨、刮板,木材不足,去农村收购树木代用拼凑,缺乏盘盐跳板和水车箱大木料,就雇🐲工人将烧毁木制码头地下桩(美国方松),全部刨出来,一根码头桩,可以做5块大跳板。

经过两、三个月的紧张筹备,1946年春晒大生产热火朝天地掀💫起来了。为了满足大生产的需要,继续组织大批人员,努力搞好后勤供应,从灌云、滨海、涟水等县调进大批玉米、小麦、大米,按月ꩲ发给灶粮,这一点对长期饱受风霜饥寒的灶民感受最深。他们感激地说:“旧公司、日伪军不把我们当人,吃的是高粱、山芋干等粗粮,胡说什么,灶民吃大米没有劲,共产党把我们当亲人,每天吃细粮,天天过年。”我们又从农村购进大批苫盖盐廪用的盐席、盐签,保证丰产丰收。这一年,灌河两岸的原七大公司境内共产盐50万担,有力地保证了民食军需。

1946年11月,徐圩、灌西盐场相继为敌占领,1947年5月,敌又占领陈家港。自此一年多的时间内,盐场对敌斗争成为拉锯式的,有进有退,生产处于时产时停的状况。当时的口号是“一手拿枪,一手拿锹”,白天坚持搞生产,晚间站岗放哨打游击。为了体现解放后的灶民当家作主,又广泛地组织ಞ了“灶联会”。对灶民进行了翻身做主人的自我教育,开展ꦗ了劳动竞赛。

1948年11月,随着淮海战役序幕拉开,盘踞在海州、新浦、连云港的国民党军,主动龟缩西逃,淮北盐场和连云港市同时宣告全面解放。三年的炮火声中,在党的领导下,淮北盐场广大灶🌱民,坚持了武装斗争,坚持了大生产运动,坚持了边产边销,为支援战争取得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