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生
《盐场杂志》和《盐场大众》是解放战争期间✱,中共淮北盐特委创办的报刊。作为特委机关的喉舌,深受盐场广大干部群众喜爱。三年解放战争中大部分时间,我在盐场领导机关工作,而且一半时间是在特委宣传部任职,对《盐场杂志》和《盐场大众》从创刊到出版发行等工作,都曾参予过。现在,时间虽已越过四十多年,但这段经历,迄今仍记忆犹新。
(一)
1946年底,中共淮北盐特委组建后,为了充分发动群众坚持敌后斗争,发展盐业生产和运销工作,从财力物力上积极支援解放战争,确保华东地区的军需民食,特委从建立时起,就十分重视党对广大群众的思想教育和发动工作。首先扩充原有的宣传工作组,成立宣传工作队,以🌠加强群众性的文化宣传活动。不久,考虑到盐场地处海滨,辽阔分散,远离上级领导机关,对上级的指示、工作布置、时事新闻、内部工作经验交流等传递相当迟缓,有必要创办自己的报刊,以充实干部、群众的精神食粮。但是由于当时干部少,特别是缺少专业办报刊的人才,而且特委领导机关经常处于不安定的游击状态,因而自己办报刊的愿望迟迟未能实现💧。
1947年8月,苏北区党委决定,将盐阜盐务局撤并,其党政统归淮北盐特委和淮北盐务局领导。其时,特委深⛄感地区更加辽阔分散,交通又不便,要搞好盐阜局归并后的盐场工作必须迅速将自己的报刊办起来。
原盐阜盐务局负责人之一的朱士俊同志,曾于抗战初期在皖中敌后根据地做过五年多的新闻工作,在战鼓报、大江报、武装报先后任过编辑、记者,有丰富的办报经验和新闻专长。于是,特委꧟就向上级组织建议,将朱士俊同志调来参加特委兼任宣传部长,同时请求上级批准创办《盐场杂志》和《盐场大众》报。特委的建议和请求均获上级批准。朱士俊到任后,🍸特委首先作出了关于出版《盐场杂志》的决定,并积极着手筹备创刊。特委根据当时人力物力条件,决定分两步走,待《盐场杂志》出版发行取得经验后,再创办《盐场大众》报。
൲刊物采用铅印,不但其机器设备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特委决定因陋就简,采用石印,并派谭兆林同志去东坎联系,从一家姓王的私营印刷所买来两块石印板和其它器材,并聘来了店主人老王同志负责印刷工作,特委还选调干部担任编辑、记者,边学边干,朱士俊同志兼任主编。9月份特委要我一面负责宣工队工作,一面兼任杂志的编辑通讯工作,接着又调🎀张德然和项飞同志,让我和张共同负责编采通工作,项飞同志搞缮写,谭兆林和老王同志搞印刷发行工作。《盐场杂志》第一期创刊号终于在1948年元旦与读者见面了。
《盐场杂志》为月刊,出版了两期之后,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为尽快地把广大干群久盼的《盐场大众》报也创办起来,特委调来了张范、施光兰、王醒明等同志,连同办杂志的几位同志一起,组成统一的班子,分成编采通、缮写校对和印刷发行3个小组,每组只有3个人,仍由朱士俊同志统一兼管。经过全体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创办《盐场大众》报的筹备工作基本就绪,特委要求在1948年“五一”节与读者见面。其时,我盐警部队、武工队配合十二纵主力部队正积极准备于四月初攻打陈家港,特委又改变了原于“五一”节出刊《盐场大众》报的意图,决定在陈家港解放前夕出刊。为重新获得解放的陈家港人民献上一份厚礼。于是我们日以继夜地采访、编辑、缮写、校对、印刷,终于赶在1948年4月5日《盐场大众》报创刊出版了。在报纸出刊的当♏晚,进攻陈家港的战斗打响了, 4月6日晨,敌人在我军三路包抄下,怆惶逃窜。陈家港又一次获得解放,《盐场大众》报也在4月5日与陈家港人民见面了,真是双喜临门!
(二)
《盐场杂志》是指导性理论刊物,以盐场干部为主要对象,重点是刊载对当💮时中心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理论文章;工作和学习经验总结、学习心得;介绍盐业生产和运销方面的经验和科学知识、政策法规等。辅之以形势分析综述和各方面的动态文章。《盐场大众》则是面向职工群众和部队战士的通俗小报,以报道时事消息💫,介绍部队和广大群众对敌斗争、生产斗争的活动和经验为主,辅之以报道新人新事和群众性的文娱演唱材料。
《盐场大众》从4月5日创刊到8月16日♑,共出刊20期,由于精简节约运动的开展,特委决定停刊。《盐场杂志》从1948年初到盐场全面解放前夕,共出版了7期。淮海战役开始后,为迎接全面解放,集中领导精力和干部力量,投入到即将解放的大片盐场的接收准备工作中去,特委决定暂停出版。
这两种报刊的出版发行时间虽然不算长,但这期间是淮北盐场对敌斗争关键性的一年。报刊记载了广大干群和盐警部队在党的领导下,顽强🐠地坚持对敌斗争和生产运销等各方面的光辉业绩。
报刊在宣传报道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也是永载史册的。就我和有关同志的回忆,报刊所发挥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围绕中心任务,进行思想教育。报刊首先把宣传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放在第一位。如杂志第一期就刊载了陆定一同志的《怎样才是从实际出发》、陈毅同志的《关于学习的意见》的文章,为了阐明《矛盾论》和《实践论》的观点和阐明党的政策必须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大意义,杜李同志为《盐场杂志》所写的发刊词《略论盐场的特殊与一般》,更具体地指出当前盐场在斗争对象和依靠对象问题上存在的模糊观念,把广大盐民团结🥂在党的周围。旧的掌管、帮廪,也发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专长。盐场的灶联会、盐民保家队,在得到宣传教育之后,蓬勃发展和壮大起来,还培养了一大批土生土长,能广泛联系群众的盐民干部,这在对敌斗争和各项工作上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第二、大力宣传形势和武装斗争。这是当时报刊最突出的宣传报道中心。1948年是我盐场军民与敌军进行“拉锯”斗争最激烈的一年。报刊ꦉ围绕对敌斗争这个中心,及时报道我盐场军民对敌斗争的胜利消息,还不时发表了综合性形势讲话。如4月15日第二期《盐场大众》报就发表了盐场人民热烈庆贺陈家港解放和从各个方面揭露敌人在敌占区犯下的滔天罪行。并以《算算胜利账》为题报道我盐警团半年战果和庆功活动。以后,每期对全国各个战场上解放军进行大反攻各次战役的辉煌战果都及时宣传报道,极大地鼓舞了人民。最后一次解放陈家港后,我们编采通人员深入到新收复区灌西盐场采访,把敌人在那里杀害盐民的各种奇刑和数十种苛捐杂税,在报纸上作了揭露,大大地激发了广大群众对敌人的仇恨和对共产党、解放军的爱戴。
第三、介绍产销经验、科学知识,表彰先进模范事迹,促进增产节约运动的深入发展。这同样是当时报刊宣传报道的重点和主要任务。因为当时领导上提出的口号就是要劳武结合,要以坚持对敌武装斗争来保卫和促进生产运销及其他各项工作。在第一期《盐场杂志》上就刊登了朱士俊同志深入到新滩盐场,经过调查研究撰写的关于如何搞好盐业生产的通讯报道。这篇通讯,从正反两个方面总结了盐业生产要꧒与天斗与敌斗,掌握天时,利用对敌斗争空隙,抢天时,抢时间,才能巧夺盐斤。当时,在战争环境中,这篇通讯,对搞好产销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生产运销第一线各级干部也经常不断地向报刊投稿,介绍交流生产经验,表彰好人好事。此外,还将如何观测天时,如何制卤之类的小常识写成稿子在报刊上介绍。在增产节约运动中,报刊还大量报道群众性的生产立功活动和劳动竞赛活动中的新人新事。如当时新滩盐场新生乡发出倡议,保证完成全乡年产原盐23万担的任务外,力争超产2万担。报纸在报道新生乡这一倡议的同时,还发表了社论,号召广大干群向他们学习,响应他们的倡议。此后,在全区掀起了劳动竞赛和增产节约运动的新高潮。1948年共销出食盐200万担,达到了高产快销的要求。销出的食盐除换回大量货币外,还换回了一批枪支弹药、布匹机器和医药器材等军需物资,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
(三)
在解放战争的年代里,盐特委克服了特殊困难,创办了一刊一报,具体经办报刊的同志,经历了几多艰辛和困苦,洒下了几多心血和汗水,ꦿ确✅是令人难以忘怀。
我们清楚的记得,特委书记杜李同志,当时肩负着在强敌围困条件下的武装斗争和生产斗争的重任,还亲🧜自ౠ动笔为报刊撰写发刊词,号召全党动员,办好这一刊一报,阐明办报刊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具体办报刊人员,经过学习,大家都认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和光荣,所以能够迎着困难上,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办报𝔍刊,缺乏印刷技术和新闻工作业务知识,大家通力合作,分工不分家的同时,请宣传部长朱士俊同志利用空隙时间辅导大家学习新闻业务;缮写(因缺乏铅印条件,报刊都石印出版)人员则由自己负责找来书画样本,苦练仿宋字和各种艺术字体。大家钻研学习的劲头,甚至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为了克服人手不足的困难,采取编采通合一,每个人既当编辑,又当记者,还联♛系几个乡镇、几个部门,组织通讯网,兼做通联工作。大家常常是白天深入下去,一面采访,一面组织通讯员写稿,晚上在豆油灯下编稿,缮写。当时,盐民和部队战士中绝大多数人是文盲,因此,稍有点文化的就作为通讯员的重点培养对🅷象。通讯网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记者不足的困难。
由于战争环境,驻地频频转移,办报刊的同志常常肩挑人抬着两块笨重的石板行军。缮写同志十分细致,一丝不苟,在印刷之前要反复校对,不能错漏一个字,否则,出现错漏,将前功尽弃。因为石印不同于铅印,铅印大样出来以后发现错漏还可以更改较正弥补,石印就大不一样,发现错漏,往往全盘返工重写,𒊎因此,一期报纸、杂志写出来,缮写同志的手腕与腰,酸痛得难于言表。每期杂志二、三百份,每期报纸一千多份,全靠手工印刷,其劳累程度,可以想见。
在当时,报刊是靠自己发行,又没有交通工具,而是组织交通员传递。为使基层干部和群众能及时看♐到报刊、基层通讯员的稿件能及时收上来,交通员日夜兼程,风雨无阻。晴天骑自行车,雨天就靠两条腿奔波。当时,我们就是♏这样搞报刊发行工作的。
在盐特委🙈的领导下,《盐场杂志》和《盐场大ꦡ众》的创办,为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作出了它的应有贡献,同时也为党培养、锻炼和造就了一代新闻工作者。